絲桿升降機在長期使用過程中,螺紋部分因承受較大載荷與摩擦,容易出現磨損。螺紋磨損不僅會降低升降機的傳動精度,還可能引發隱患,因此掌握科學的修復方法與判定標準至關重要。
磨損程度檢測是修復的前提。首先采用目視檢查法,觀察螺紋表面是否存在明顯的劃痕、凹坑或牙型變形。若肉眼難以判斷,可借助螺紋規、千分尺等專業測量工具進行量化檢測。使用螺紋規對比螺紋牙型,檢查牙型角是否發生變化;用千分尺測量螺紋外徑、中徑和內徑尺寸,與原始設計參數對比,當螺紋中徑磨損量超過 0.1 - 0.2mm(具體數值依設備精度要求而定),則需考慮修復或更換 。此外,還可通過著色探傷或磁粉探傷檢測螺紋表面是否存在微裂紋等缺陷。
修復方法根據磨損程度選擇。對于輕微磨損(磨損量小于 0.1mm),可采用研磨修復法。選用與絲桿材料硬度匹配的研磨膏,配合研磨工具沿螺紋螺旋方向均勻研磨,通過去除少量金屬表面層,恢復螺紋表面光潔度與精度。研磨過程中需嚴格控制研磨壓力與時間,避免過度研磨。當磨損程度中等(磨損量在 0.1 - 0.3mm)時,可采用堆焊修復技術。先清理磨損部位,選擇合適的焊條(一般為與絲桿材質相近的合金鋼焊條),采用氬弧焊等焊接工藝進行堆焊,使螺紋恢復至接近原始尺寸,再通過機械加工手段(如車削、銑削)重新加工螺紋,保證牙型精度。
更換標準需嚴格把控。當螺紋磨損量超過 0.3mm,或出現嚴重的牙型損壞、裂紋等缺陷,通過修復已難以保證設備的安全性與精度時,需要及時更換絲桿。此外,若修復成本過高,超過新絲桿采購成本的 60% - 70%,從經濟性角度考慮,也應選擇更換。更換絲桿時,需確保新絲桿的材質、規格、精度等級與原設備完全匹配,并嚴格按照安裝規范進行裝配,避免因安裝不當引發新的問題。
在修復或更換完成后,應對絲桿升降機進行性能測試。空載運行檢查傳動是否順暢,負載測試驗證承載能力與精度是否達標,確保設備恢復正常使用狀態,保障后續運行穩定。